www.lofficiel.cn
Change the Future 科技创世纪

被认为是我们数字时代先知的谷歌未来科学家雷·库兹韦尔在早先接受《花花公子》杂志专访时表示,技术将对人类的寿命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某段时间,电脑会在思想上超越人类的大脑,人类会永生,这个科学怪人预言这种技术会在2045年,也就是29年之后出现。2018年,那个仅在动漫中出现的钢铁侠的铠甲即将穿在美国陆军的身上,超人真的来了。而机器人这个人类最不可思议的造物在不断精进的科技的力量下,变得神奇而通人性,甚至有人说他们有可能拯救地球。所有这些,都源于科技的力量,是它让我们置身于一个新的创世纪的期待和激动中,蠢蠢欲动的人类想知道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收藏

穿着Burberry棉质衬衫的InMoov

永生之年近在眼前
“衰老不是毁灭,而是一场屠杀游戏。”作家菲利普·罗斯说。为了置身其外,一些亿万富翁决心赌上所有的运气。在眩晕和幻觉之间,永恒的生命还是海市蜃楼吗?

  收藏

长生不老从炼金术开始
在我国,道家以长生不老为仙人的标志,秦朝时,有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出海寻找仙人,结果不知所终。神话故事中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向西王母求来的仙丹,飞上月亮得了永生、从此空虚寂寞冷。
中国的炼金术士认为他们发现了一个实现长生不老的可靠技术:摄取知名的稀有珍宝来防止腐坏,诸如玉、朱砂或赤铁矿。这个理论基于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原则:用高贵和有持久性的材料填充我们脆弱和易腐的身体。嘉庆皇帝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要求御医为他制作这样的灵丹妙药:他死于消化不良。
近一千年以后,技术有了些许改善,这个时代的帝王—硅谷的老板们投掷数百万美金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或信息技术上,为了有一天可以实现这个古老的梦想:拥有不死之身。

2045 人类不朽之年
最令人震惊的例子无疑来自于迪米特里·伊斯科夫。2011年,这位靠互连网发财的年轻俄罗斯亿万富翁发起了2045 Initiative计划。这个项目汇集了30多位专门从事机器人技术或人工智能技术的科学家,其目标是在2045年实现将人类大脑存储的数据传送到一个载体上。第一步:创造一个完全由计算机大脑界面控制的机器人载体。第二阶段:绘制人类大脑图谱并在合成的格式下下载我们的意识。最后亦是最危险的阶段:将相同的意识转移到机器人载体上。简言之,就是摆脱人类的身体并将我们的个性合成使其可存在于一个简单的USB盘上。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2045年。那时伊斯科夫就65岁了。
与此同时,他正在刻苦练习瑜伽,冥想并祈祷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不被一辆卡车压到。伊斯科夫远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许多今天的亿万富翁都在寻找圣杯。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创始人,无法承受死亡之重,先后投入不少于4.3亿美金在对抗衰老的研究上。另一个例子是彼得·泰尔,贝宝的创始人,他资助了英国生物老年学家奥布里·德·格雷关于细胞再生的革命性研究。至于谷歌的强大创造者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他们在2013年推出了Calico,一家致力于“扼杀死亡”的生物技术公司,用佩奇自己的话说。在复杂的超秘密X(原谷歌X实验室)当中进行的研究还没有筛选出什么,但有传言说他们正在人工复制在全球大多数百岁老人身上发现的FOXO3基因。
一切都或近或远地与超人类运动有关,其目的是通过科学改善人类的身体和智力特征。一种像是后人文主义的宗教诞生,在其中人类可以通过不同科技的移植一点点得到提升,而无可争议的教主就是雷·库兹韦尔—伟大的人工智能学专家和奇点大学的创始人。这所大学主要由谷歌资助,基于“奇点”的概念而建:这个不可避免的时刻即是当计算机变得比人更聪明,库兹韦尔认为这个时刻的来临会在……2045年!
如果说创建不朽之身所用的技术还不尽相同,有一点至少是共通的:人的身体只是一台机器,需要修复零件以改善其性能。这些已经存在于假肢当中,如前短跑选手奥斯卡·皮斯托留斯的智能假肢。但这应该可以很快应用于器官本身。其他人把赌注押在3D打印技术期待从简单的皮肤组织进行细胞复制。至于库兹韦尔自己,他预测了以药片形式摄取的纳米机器人的问世,这些机器人通过我们的血脉流通并直接对某些病变细胞进行干预。这些微小的机器人已经成功治愈了老鼠的糖尿病。
时间流逝,并不是所有对永恒抱有幻想的人都能等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如果说一些如彼得·泰尔这样的人会在保有增长激素并遵从旧石器时代饮食的基础上大幅度禁食以获得长寿,其他一些人则选择将基因遗产保存起来等待科技发展并得到改善。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是魁北克亿万富翁罗伯特·米勒,多年来他一直资助资助阿尔科尔公司。一个以最低20万美金的价格提供身体或大脑冷藏的机构。在法国,劳伦斯·亚历山大, Doctissimo网站的合伙创始人作为首批超人类主意者,已投资生物技术公司Cellectis,该公司通过其美国子公司Scéil提供自身皮肤细胞储存(从腋下收集)以便日后培植并生成新的器官。一项售价达65000美元的服务。
那么,能活一千年的人已经诞生,奥布里·德格雷确定吗?也许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目标将耗费数百万去实现。永恒不朽是一件奢侈品,而最后,这些狂妄的亿万富翁可能会面临孤单存在于地球上的风险。他们将有很多时间冥想卡夫卡的名句,“永恒很长,尤其在临近尾声的时候。”

2045年
亿万富翁迪米特里·伊斯科夫期望在将他的大脑转移到信息载体上之后获得永生。

20万美金
阿尔科尔公司就冷冻其身体提出的报价

7亿3千万
谷歌投资给Calico生物技术公司的款项,用于“扼杀死亡”这一项目

1000年
可存活千年以上的人已经诞生,根据生物老年学家奥布里·德·格雷所说。

  收藏

10个实现与未实现的科技点
1、克隆 外星人=永生?
霍金曾公开表示,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不死。他说现在的科技已经可以使人留住青春,就像克隆技术一样,科学家已经成功克隆出很多动物,但是为了保证社会秩序,没有在人类身上使用。除了克隆技术,外星人也是一方面。外星人由于其特殊性,他们身上的组成元素有着再造的功能。如果真的能够成功,那么在某种意义上看,人类也同样可以得到永生。

2、抛弃“肉脑”,方可永生!
一名俄罗斯富翁迪米特里.伊斯科夫,语出惊人:“在接下来的三十年内,我能让所有人永生不死。我的最终目的是把一个人的人格完全转移到电脑之中。”他希望用最尖端的技术发掘人类大脑的秘密,并将人类大脑中的“数据”存储到电脑里,最终将人类从脆弱的躯壳中解放出来。神经科学家蓝道尔.科内博士认为“一切证据都表明,把人体大脑的数据转移到电脑上并非不可能—难度或许很大,但同样有成功的几率。”

3、你到底有没有“长寿基因”呢?
姥姥的姥姥活到90岁,你能活到多久?近日,《细胞报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可以为你指一条道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Dena Dubal写道,如果你的基因里携带了你姥姥的姥姥的“长寿基因”klotho的变种KL-VS,那么就会变成聪明和长寿。没错,赶紧去测测基因吧?

4、寿命到底有没有极限?
英国《独立报》网站发表了题为《人类寿命有天然极限且已经达到》的报道,研究显示,人类的寿命是有天然极限的,几乎没有人能活过125岁。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据称印度尼西亚有位至今仍健在的老人现已145岁。研究人员还说:“虽然没有科学依据能证明人活不过125岁,但其可能性受到多种遗传变量的制约,这些变量共同决定着各个物种的寿命。”

5、太空电梯是个啥?
设想一下,有一天你走进电梯,按下上升按钮就到了外太空,是不是很酷?这就是太空电梯,它将使向游客开放宇宙的梦想成为现实。太空电梯的载人舱能够在数千万米长的电缆上移动,而电缆则靠地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来固定。碳纳米管的出现又朝这一梦想的实现前进了一步。“碳设计”公司创始人布拉得雷·爱德华兹已证明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做出能够支撑太空电梯的超强力电缆。他表示:“建造一个200吨的电梯是个合理的设想而且具有商业价值。一个200吨的太空电梯的大小相当于一架大型的商务飞机。太空电梯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意愿,不受任何物理层面的限制。”

6、太空移民不是梦
一步登天,在未来可能成真,太空移民不再是梦想!根据一家太空矿业公司的设想,明年开始,计划在未来的30年内,在太空建造城市。他们已经着手准备在太空建造城市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发射一艘探测器,将在2020年抵达一颗小行星。“开发商”说,他们将建造非常大型的太阳能聚光器、大型无线电天线碟、燃料槽、结构构件等,还要从矿水中分离出氧。

7、百年之后的世界
有句话常被人们拿来说道,活在当下。可当你看看科幻作家和科学家们眼中百年之后的世界,会是何等的惊人!爱情不再会是一种猜来猜去的东西,可以通过智能耳朵或者是尾巴等通过电波传送,爱情会被当成是商品来买卖。如果你的器官坏了,可以以自身的细胞为材料,通过3D打印出新的组织,抵抗顽疾。技术的进步,会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效率,神经元芯片会帮助你像计算机一样博学多识。当然你还可以去太空旅行,可以养智能宠物,或者坐着被驯化的鸟类去上班。

8、战胜癌症终将到来
如今,当人们发现在胸部发现肿瘤时,可能这个肿瘤已经有了100亿个癌细胞。但是在未来,区区几百个癌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就能被安装在厕所内的DNA芯片识别出来,而这将肿瘤的发现时间提前10年。从此以后,“肿瘤”这一词就将从世界上消失了。此外,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纳米粒子”,它是一种微型分子。这些分子可以像智能炸弹一样摧毁癌细胞。在过去的试验中,用这样的方式杀死过90%的癌细胞,这将使得癌症治疗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9、今天准备变什么款?
在电影《终结者2》或《X战警》中都有外形变形的情景,而这也是研究“可编程物质”的科学家们的梦想。他们制造出了与大头针的针帽一样大小的电脑芯片,这是一种纳米级的微型电脑,被称作“catoms ”。将这些电脑芯片进行编程,这些芯片根据既定电荷的不同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英特尔公司高级研究员贾斯汀·拉特纳称:“在未来40年内,这将成为一个很普通的技术。”

10、灭绝动物复活
未来我们将能够拥有饲养灭绝动物的动物园。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罗伯特·兰扎博士能够从已死亡25年的动物尸体上提取可用的DNA,将这些DNA植入到母牛卵细胞内,9个月后,一只克隆动物就诞生了。这样,这个物种就算是复活了。兰扎认为:“如果我们有了控制基因的工具,那么从理论上来讲利用基因复活物种就将成为可能。问题是,我们应该这么做吗?”

  收藏

成真的幻想

1、飞天梦
嫦娥奔月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幻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银河的起源》也是古代人民对宇宙的生动幻想和艺术加工。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努力,终于使幻想成为现实,1783年法国J.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气球升空,是人类征服天空的开始;1903年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开辟了航空的新纪元;1969年的“阿波罗”工程使人类登月的幻想最终成为现实。而2003年10月,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收藏

2、器官移植,甚至“换头术”
在古时候,一个小小地肺结核就能轻松结束一个人的生命,若是遇上重要器官出了状况,必死无疑。而在现代科学技术已能成功地进行心脏、肝、肾等人体重要器官的移植之后,很自然地把眼光转向新的目标—换头。早在3年前,意大利的神经学家赛尔焦·卡纳维罗在《国际神经外科》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人类头部移植手术不久将成为现实。今年4月, 卡纳维罗接受了一位身患霍夫曼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的请求,预计最快两年内实施这一全球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

  收藏

3、智能机器人
科幻电影里或者小说里经常会有一些桥段,女主爱上的男主竟然是个机器人,从外星球来的机器人马上就要统治地球啦!现在这样的幻想早已成为现实,机器人女仆、机器人运动员、机器人拆弹专家等高科技产品让人应接不暇。还有超级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商已经超过人类,比如今年在韩国进行的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和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之间的对抗,最后人工智能以4:1战胜人类代表。

  收藏

4、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很多智能可穿戴设备,类似头盔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已随处可见。借助内置在头盔中的陀螺仪、加速度计等动作感应器,根据你头部的移动或转动来改变所显示的视频和音效。再直白一点,就是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都可以借助陀螺仪等感应器,来操控游戏中人物的动作。

  收藏

5、通联技术
还记得烽火戏诸侯吗?或者是飞鸽传书?古人当然不会想到现如今,一个电话,就能让大洋彼岸的人跟你对话。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大哥大手机、到180°旋转屏幕手机,从2G到4G,通联技术,让人类彻底打破空间限制。

  收藏

6、互联网
现在,谁能离得开互联网?而在此之前,人类怎会想到一台计算机、一条宽带线,就能解决生活工作的全部。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人们可以在上面聊天、玩游戏、查阅东西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和购物,给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收藏

大咖前辈之言

1:霍金
霍金十分确信在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存在着智慧生命,但他警告人类应当想尽一切办法避免与这些外星生命接触。霍金表示:“我们只需要看看自己,就能知道这些外星生命会如何变得让我们宁愿没碰见过他们。如果外星人来拜访人类,我想其结果会变得与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非常相似,那对美洲土著可并不有利。”

  收藏

2:乔布斯
1996年,乔布斯在接受《连线》杂志的采访时,他已经准确预见了电脑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的预测是互联网将无处不在,他说“网络拨号音将会无处不在,任何变得普遍的东西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另一个大胆的预测,就是电子商务将是网络上最重要的活动。他说“这就是电子商务,人民将不再到处逛商店了,他们将会在网络上购买东西!”

  收藏

3:尼古拉·特斯拉
根据他在1926年的采访,这位发明家展现了惊人的预见性。他说“我们将能够与他人立即联系,而不论距离远近。不只是这样,通过电视和电话我们可以看到和听到其他人,就好像面对面一样,即使两人相隔数千里远。将来能做到这些的仪器和我们现在的电话(指1926年时)相比,使用起来会相当简单。人们可以将它放进上衣口袋里。”他的这种描述是不是听着很熟悉?没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智能手机。

  收藏

4、马克·扎克伯格
在他看来,只要短短10年,“虚拟现实将成为一个主流的计算平台。”正如我们如今所看到智能手机里应用程序爆发式增长,其周围还将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戴上它你可以穿越到任何空间,”他说:“比如我想下象棋,那么我们就可以带着棋盘去任何地方下棋,甚至去火星”。与此同时,“我绝对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工具打开更多新世界的大门。”在他看来科学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总有一天能治愈杀死人类的疾病如癌症。“我真想让全世界相信,到本世纪末我们一定能控制和治愈所有疾病。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

  收藏

5、比尔·盖茨
美国微软公司前任总裁比尔·盖茨在2013年2月出席Reddit社交网站的AMA(尽管问吧)活动时说:“机器人、普及的屏幕、语音交互这些都将改变我们看待‘电脑’的方式。一旦清楚地看到、听到、阅读(包括手写),你就会用新的方式与之互动。”早在2007年美国着名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就刊登过比尔盖茨有关机器人的文章,他有预见性地道出:“机器人产品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点燃机器人普及的导火索,这场革命必将与个人电脑一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他预言,未来家家都有机器人。

  收藏

科幻大神和他们的著作

1、儒勒·凡尔纳
凡尔纳的作品使他成为科幻小说先锋,公认世界上最好的科幻作家之一。《地心漫游记》、《海底两万里》、《环游地球80天》是改变幻想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并创立了后来被称为科幻小说这一类题材。早在大规模的太空航行和潜水艇付诸实际以前,作者就不可思议的对他们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收藏

2、阿瑟·C·克拉克
被认为是科幻三巨头之一,他除了是科作家,也是一位科学家。因他的太空奥德赛系列而知名,特别是与库布里克共同构思的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成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因为有着扎实的科学基础,他作品中的预言实现率很高,早在1945年,他就撰文陈述通讯和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20年后,通信卫星果然在轨道上运行。

  收藏

3、艾萨克·阿西莫夫
美国科幻小说家、“基地三部曲”作者。他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成为了后续科幻作品所遵从的定理,对机器人学影响重大。随着现实中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阿西莫夫的三大定律也成了业界讨论机器人伦理的一个起点。2009 年,美国的两位教授 Robin Murphy 以及 David Woods 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提出了机器人伦理的几个原则。2011 年英国工程和物理研究委员会以及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共同发布了他们制定的机器人设计制造原则。这两个版本中都可以看到阿西莫夫三大定律的影子。

  收藏

4、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对该领域影响深远,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 《反乌托邦》等都是20世纪科幻小说中的主流话题。威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历史、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是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预言家,曾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会晤过罗斯福和斯大林,撰写了《基普斯》、《托诺-邦盖》、《波里先生和他的历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预测》、《世界史纲》等大量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

  收藏

5、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
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硬科幻小说大师,其代表作有《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曾是1941、1961和1976年三次世界科幻大会的嘉宾,又是1957、1960、1962、1967年雨果奖得主,1975年又荣获一级大师星云奖。他在《严厉的月亮》中,以超人的预见性刻画了一台自我意思的超级电脑。

  收藏

6、刘慈欣
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作品《三体》三部曲普遍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高度。《三体》获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三体》里面那个三体游戏,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

  收藏

科技上身—当美军变身超人

三年来,在白宫、五角大楼和美国军工行业大佬们的共同谋划下,“钢铁侠”的无敌铠甲就要现身江湖了。据说,在2018年8月,“战斗攻击轻型铠甲”(Talos)就能正式穿在美国陆军的身上。美军变身超人之后,究竟要做什么呢?

强大美军真钢铁侠
华盛顿,2104年2月25日。像往常一样,奥巴马面对记者们召开例行的白宫新闻发布会。按照发言稿,他讲了产业创新的主题,对于一个居于世界主导地位的国家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议题。不过,总统很快话锋一转,轻松施展出了他的幽默魅力,“其实,我今天是要在这里宣布,我们正在建造‘钢铁侠’!”这立即让屋里的气氛一下子欢悦了起来。总统接着说,“这是我们已经进行了很久的秘密项目……这不是真的……嗯,也许……这是机密!”第二天,总统的笑话立即成了互联网和国际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每个人都在问:这真的是一个笑话吗?当然不,这绝对是一条非常严肃认真的通知。
事实上,自从2013年10月以来,美国陆军就在极其秘密地开发由斯坦·李在1963年创造的超级英雄托尼·斯塔克的超强装备。如果你不知道是什么?可以参考小罗伯特·唐尼在电影《钢铁侠》中的铁甲造型。这个装甲是他在被绑架时发明出来用来保命的,但同时也赋予了他非凡的能力,比如,手脚位置的喷气发动机让他可以在空中飞行,或者向敌人发射导弹。在今天,这些“超能力”还只是属于科幻小说,但是,有了Talos铠甲(Tactical Assault Light Operator Suit,战斗攻击轻型铠甲),这些奇幻功能就不再只是梦。这个有着希腊神话中青铜巨人的名字的项目,来自海军上将、特别行动指挥官William McRaven的创举。“一个我们的男孩刚打开一扇门,准备搭救人质,就被塔利班枪杀了……”他在2013年的一次会议上解释之前一次阿富汗的行动时说,“我希望这是我们在这次战役以及未来的战斗中失去的最后一名士兵。而且我认为,这是一定会实现的。”为了让山姆大叔的士兵们变得坚不可摧,超过56间企业、16个政府部门、13所大学以及10个国家实验室联手研制了这个“未来铠甲”的最初三个模型,而且试验阶段已于2014年6月展开。其中,来自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团队采用纳米技术来建造铠甲的轻便灵活的液体外壳,而在和外部物质接触时可以瞬间固化,这让它可以有效抵御子弹和炸弹碎片。

2013年10月
Talos计划提出

2014年6月
第一轮实战实验

2018年8月
铠甲将正式面世

8千万美元
五角大楼研发所需经费

  收藏

前线官兵专供
最初两年,这项工程主要针对铠甲的外部机械及电子部件进行设计和实验,当然这也是让人们可以穿着铠甲自由行走不可或缺的必要工作。接着,铠甲进行了四个月的实战测试,让美国陆军得以测试这款铠甲的功效,首先,它必须能藏在传统军装下面,另外是否真的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在2015年1月28日的美国国防工业协会的一次会议上,美国特种部队科技研发部门的主管Anthony Davis解释说:“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听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人们总是在问我们的装备上是不是有‘钢铁侠’胸口的那个核反应设备。要知道,这个项目和那个喜欢飞来飞去的超级英雄没有一点儿关系。它们是用来保护那些需要破门而入的士兵的,因为在今天他们是我们部队中最脆弱的一环。”所以说,不要指望有一天出现一支“钢铁侠”军团。首先,这款铠甲将专门供给那些身处危险环境的前线官兵,被选中得到这一装备的士兵将会显著提高身体技能。这款固定在手臂和大腿上的“外骨骼”,通过液压系统让穿着者拥有超人般的力量,而且采用最佳分布的负载系统极大提高了人体的承载能力。

95间机构参与
56家企业
16个政府部门
13所大学
10个实验室
180公斤
铠甲重量不得超过此数值
12小时12kw
铠甲续航能力

  收藏

“超链接”铠甲
事实上,真正的革命性技术存在于Talos的内部电路中,使得它成为一件拥有超级链接力的物体。一旦完成,装甲将配备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全新电子设备,从天线阵列到多用途微型传感器,随时可以实时监控士兵的健康状况和装甲的状态。传感器主要的作用包括调节体温、监测心率和含水量。另外,铠甲上还装配有一个极为复杂的通信系统,使得前线军官不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一直与指挥部保持联系。尤其值得一提的,铠甲的头盔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壮举。配备有夜视功能,可以传递当地的统计数据,通过一个谷歌眼镜似的地图显示出来。
虽然一切都在按照2013年McRaven公布的日程表在进行,但这个项目面临的挑战仍然艰巨。在预计面世的2018年之前,还有很多之前设想的功能需要继续完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解决:要开发一种强大的能源来带动这头“野兽”。悬念依然存在。

  收藏

超人传奇

蝙蝠侠(1939)
创造者:Bob Kane及Bill Finger
为了消灭哥谭市的犯罪,百万富翁Bruce Wayne设计出了一件可以抵挡子弹并装配了各种武器及装置的蝙蝠战衣。

  收藏

美国队长(1940)
创造者:Joe Simon及Jack Kirby
一个原本身体瘦弱的士兵Steve Rogers,在接受美国军队的实验改造后成为了“超级士兵”,还拥有了一个世界上最坚硬的盾。

  收藏

钢铁侠(1963)
创造者:Stan Lee
在一次袭击中幸存的企业家Tony Stark为了控制心脏位置的弹药碎片在胸口装配了核反应装置,同时,这也为他的钢铁盔甲赋予了强大的能量。

  收藏

黑武士维达(1977)
创造者:George Lucas
作为建立银河帝国的功臣,阿纳金·天行者虽然深受重伤,被迫依靠复杂的维生系统生存,但他依然拥有强大的能力。

  收藏

黑武士维达(1977)
创造者:George Lucas
作为建立银河帝国的功臣,阿纳金·天行者虽然深受重伤,被迫依靠复杂的维生系统生存,但他依然拥有强大的能力。

  收藏

机械战警(1987)
创造者:Paul Verhoeven
警官Alex Murphy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遭遇不幸,经过科学家改造后,成为了一名人与机器结合的警察,并配备了强大的武器。

  收藏

尼奥(2000)
创造者:Lana及Lilly Wachowski
作为黑客帝国中的主角,尼奥身为“矩阵”中的救世主,促成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和平。矩阵也让他成为强大的武术家。

  收藏

人造人的创世纪—最爱机器人Top 30
机器人是人类最不可思议的造物。因为它们近乎人类形态的外观令人着迷,它们的功能总是经过精心设计,既能干脏活累活,也能让我们开心……甚至还有可能拯救地球。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选出了下面这些来自各种不同品类的机器人。

机器人(robot)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它来源于捷克语中的robota一词,意为“劳动”或“奴役”。1920年,这个词首次被用在捷克作家卡埃尔·恰佩克(Karel Čapek)的剧作《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Rossumovi univerzální roboti)当中,意图表现一群人形机器奋起反抗自己遭受的压迫,最终导致人类灭亡。这一主题及其变体日后成为了科幻文学中的一大经典,涌现出了作家伊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这样的机器人问题专家,他甚至给我们的“近亲”规定了必须遵守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在后来的《机器人与帝国》一书中,他又发展出了最后一条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事实上,在整部作品中,伟大的阿西莫夫对机器人是如何违反这些法则的描写,令全世界的读者交口称赞。
事实上,机器人广泛而真实地存在于科幻以外的世界: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医药行业,它们几乎无处不在。自从1999年,美国直觉外科(Intuitive Surgical)手术公司启用医疗机器人达芬奇(造价1500万美元)之日起,它们就已遍布手术室:在美国,仅去年就有67万例有机器人参与的手术案例,由医生远程操控带有关节的机械手臂。未来五年,美国三分之一的手术将由机械手完成。

1961年,第一个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Unimate)开始用于汽车生产,此前人类经历了多么漫长的探索过程。我们可以上溯到更加久远的时代,古时候的面具和雕塑或许就是它们的雏形。丹尼尔·伊克比亚(Daniel Ichbiah)在《机器人:人造人的创世纪》中提到:“那些暗含着机械原理的物件就是为了取悦大众。”他还指出早在公元1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机械学家海伦(Héron d’Alexandrie)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自动机械人的论述,并且在同一时期的中国也对“让物体活起来”有着同样的探求。
人类为自己创造一个机械分身的愿望自古有之,对于劳动者而言,机器人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们是得力而可靠的助手……但有些时候,机器人也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就在不久前,苹果和三星的零件供应商台湾富士康公司宣布将用机器人替代将近60000名工人(相当于一大半的员工),并且极力辩解称:“我们只是用机器去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好让我们的员工可以去从事有更高附加值的工作,比如质量监管。”此话听上去言之有理,但是工人失业,继而反抗抢走他们饭碗的可恶的机器人,在恰佩克的剧作问世不到一个世纪之内,发生这样的一幕也并非天方夜谭。

明星InMoov
诞生于雕塑师兼设计师加埃尔·朗格万GaëlLangevin(他的Factices工作室经常为电影和广告制作模型及装饰)之手,机器人InMoov重4.4公斤,是用3D打印机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它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大批复制。InMoov自带的扫描系统让它可以模仿做出指定的动作,三块电池为它的两块Arduino扩展板和22个伺服电动机供电,由于其采用的设计资源免费公开,可自由下载,它的出现标志着未来人形机器人极有可能普及化,物料费用预计在750欧元左右,只要具备扎实的编程技术并配备适当的3D打印机即可实现。作为科学全球化、知识与技术相互协助的产物,InMoov是有可能被一些不怀好意的计划所利用的,等待它的究竟是一个实证主义的未来,还是明日阿西莫夫们的噩梦呢?

  收藏

思想与物质
当然,现在我们有了厨房机器人,它们会揉面、剁馅、切菜等等。但是机器人会做出一道独一无二的菜肴吗?IBM公司的机器人华生被设计成可自行生成菜谱,并把这道菜做出来的大厨,为了测试它究竟有多大能耐,英国《卫报》曾给这一人工智能(它的记忆体可以记住上万道菜谱)出了一道难题:用禽类的肝、希腊酸奶、日本青芥末和龙舌兰酒这四种食材做出一道菜。首先这四种食材天南海北,相去甚远,其次在烹饪过程中虽然可以搭配其他食材,但一定要体现烹调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伦敦的明星厨师尤塔姆·奥托朗吉也接受了同样的挑战。不一会儿之后,华生就想出了两种酱汁,做出来的成品尚且可口。而奥托朗吉和他的团队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拿出一个最终的结果……《卫报》的记者在品尝了两者的作品后给出结论:“机器人成功地掩盖了这些食材的味道,而尤塔姆却令它们升华了。”

  收藏

1、名称:Robot Chef
创作团队:Moley Robotics
立项时间:2015年
功能:烹饪(甚至会做比斯开螃蟹汤)
投入使用时间:2017年

  收藏

2、名称:Pleurobot
创作团队: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立项时间:2016年春季
功能:帮助理解有脊椎动物的运动原理
投入使用时间:实验机器人

  收藏

3、名称: Asimo
创作团队:Honda公司
立项时间:1986年(原型为EO)
功能:最初用于形态学研究(用双腿走路并保持平衡),此后Asimo不断更新进化,能与人类有更多的交流
投入使用时间:2001年

  收藏

4、名称:Unimate
创作团队:Unimation
立项时间:1954年
功能:第一个用于组装生产线(汽车工业)的有关节机械手臂,它可以抓住高温的零部件,将它们放入冷却池
投入使用时间:1961年

  收藏

5、名称:Nao
创作团队:Aldebaran
立项时间:2006年
功能:家用机器人(监控、接待、陪伴孤独症患儿等)
投入使用时间:2010年

6、名称:Bigdog
创作团队:Boston Dynamics
立项时间:2005年
功能:全地形负重运输(可跑,可攀爬,能应对泥地及雨雪天气)
投入使用时间:项目终止,因为它的二冲程热力发动机被认定噪音过大

7、名称:Lunokhod
创作团队:OKB-1苏联空间研究所
立项时间:1968年
功能:月球车(对样本进行拍照和采集)
投入使用时间:1970年

  收藏

8、名称:Black Hornet Nano
创作团队:Prox Dynamics
立项时间:2010年
功能:军用迷你无人机(可摄像和拍照,活动半径1600米,身长10公分)
投入使用时间:2012年

9、名称:Google Car(谷歌汽车)
创作团队:Google公司
立项时间:2010年
功能:无人驾驶汽车
投入使用时间:2012年5月

  收藏

10、名称:Big-I
创作团队:NXRobo International
功能:家用辅助机器人,可适应主人的生活习惯(陪小朋友写作业,找遥控器,订披萨……)
投入使用时间:2016年底

  收藏

11、名称:Hal 9000
创作者:Arthur C. Clarke
创作时间:1965年
功能: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发现一号”宇宙飞船的“大脑”
投入使用时间:1965年出现在原著书中,1968年出现在电影当中

  收藏

12、名称:R2-D2
创作者:George Lucas
创作时间:1977年
功能:修复电脑和宇宙飞船
投入使用时间:同样在1977年……

13、名称:Prowler(徘徊者)
创作团队:Robot Defense System
立项时间:1984年
功能:战地坦克(装载轻机枪和枪榴弹发射器)
投入使用时间:1985年

14、名称:Sojourner
创作团队:美国宇航局NASA(与McDonnell Douglas公司合作)
立项时间:1995年
功能:火星土壤分析
投入使用时间:1997年

15、名称:Aibo
创作团队:Sony公司
立项时间:1998年
功能:机器宠物狗,广告宠物
投入使用时间:1999年,到2006年已更新至第七代

16、名称: Roomba
创作团队:iRobot(创始人Rodney Brooks )
立项时间:2002年
功能:扫地机器人
投入使用时间:2006年

  收藏

17、名称:Robosapien X
创作团队:WowWee(机器人专家Mark Tilden)
立项时间:2004年
功能:会随着音乐或触动表演舞蹈、功夫等等……
投入使用时间:2004年

  收藏

18、名称:Maria
创作者:Fritz Lang
创作时间:1926年
功能:电影《大都会》中,以玛丽亚面目出现的机器人试图煽动工人叛乱
投入使用时间:1926年同年

  收藏

19、名称:Robocop
创作者:Paul Verhoeven
创作时间:1987年
功能:清除底特律的犯罪活动
投入使用时间:1987年同年

20、名称:Terminator(终结者)
创作者:James Cameron
创作时间:1984年
功能:杀死莎拉·康纳,杀死莎拉·康纳……
投入使用时间:1984年同年

21、名称:变形金刚
创作者:孩之宝公司(Hasbro)
创作时间:1984年
功能:拯救世界
投入使用时间:1984年同年

  收藏

22、名称: Actroid
创作团队:大阪大学与Kokoro Co.公司
立项时间:2001年
功能:仿真机器人(有皮肤覆盖)
投入使用时间:2003年

23、名称:Stanley
创作团队:斯坦福大学赛车队(与大众汽车公司合作)
立项时间:2005年
功能: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机器人挑战赛Darpagrand Challenge冠军)
投入使用时间:无

24、名称:Kitt
创作者:Glen A. Larson
创作时间:1982年
功能:电视剧《霹雳游侠》中控制Michael Knight的庞蒂克火鸟( Pontiac Firebird)跑车的“大脑”
投入使用时间:1982年同年

  收藏

25、名称:HSR(人类辅助机器人)
创作团队:Toyota公司
立项时间:2010年
功能:服务于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士
投入使用时间:2012年

26、名称:Magimix(Robot-Coupe)
创作者:Pierre Verdun
立项时间:1963年
功能:第一个厨用机器人
投入使用时间:1971年

  收藏

27、名称:Tombstone
创作者:Ray Billings
创作时间:2004年
功能:打擂机器人,电视节目《机器人大擂台》中的明星选手
投入使用时间:2004年

  收藏

28、名称:Wall·E
创作者:Andrew Stanton
创作时间:2008年
功能:清理700年前被人类废弃的地球
投入使用时间:2008年同年
29、名称:Bishop
创作者:James Cameron、Walter Hill和David Giler
创作时间:1986年
功能:苏拉科号机组成员(《异形2》)
投入使用时间:2179年

30、名称:Lego Wedo 2.0
创作团队:Lego公司
立项时间:1998年
功能:激发小学生对机器人和编程的兴趣
投入使用时间:2016年

  收藏   喜欢   编辑

文章更新于

LOFFICIELHommes

推荐文章
微信资讯
Copyright 2011-2017 版权所有 Lofficiel.cn 京ICP备11047453号-3

找回密码

重置密码

手机号码:13514573734

输入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找回密码

1.手机号码已作废获无法正常受到短信验证码请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电话400-8899-6688

2.Email邮箱已无法正常使用,请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

手持身份证照片
需找回的手机号码/Email邮箱

联系方式手机号码/Email邮箱